围绕黄山的六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www.baozhe800.com--六年级作文】

围绕黄山的六年级作文

  导读:作文简介,今年暑假我去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游览,黄山那磅礴的气势,让我自今还历历在目。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黄...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记得转发分享哦!

围绕黄山的六年级作文

  欢迎同学们阅读《围绕黄山的六年级作文》,此文由作文网小编精心推荐,欢迎学习交流!

  篇一:黄山游记(六年级作文)

  今年暑假我去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游览,黄山那磅礴的气势,让我自今还历历在目。

  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黄山脚下,然后乘缆车上山,站在山顶俯视。只见一片片云雾飘了过来,他们变幻莫测,刚刚还是一群悠闲吃草的绵羊,转眼间变成了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明明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可还没等我看清楚又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忽然一片调皮的云团向我们飘来,顿时我们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只见这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离玉屏楼不远处就是黄山奇松的代表--迎客松,只见他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好客的主人在向我们招手了,他旁边有一块巨石上面是朱德元帅亲身书写的“风景如画,一览众山小”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着,忽然一颗十分粗壮的。松树引起了我的醋意,原来这是年底松直接两个松树紧紧缠绕的一起仿佛一对相恋的恋人永不分离。

  我们继续走的一路上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怪事,像猴子观海,龟兔赛跑,金鸡叫天都,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金鸡叫天都了,只见一直昂首挺胸的公鸡,仿佛站在石头上对着天空大声鸣叫,叫人们赶快起床了。

  夕阳西下,愉快的黄山之旅就要结束呢,今天我看到了黄山云的瞬息万变,黄山松的千姿百态,黄山石的奇形怪状。“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真的一点没错啊,我爱你,大美黄山!

  篇二:黄山之行(六年级作文)

  黄山的奇松、怪石让人陶醉其中,云海、温泉令人沉迷无限。黄山那神秘莫测的面孔也悄然揭开了朦胧的面纱。

  一踏上黄山,就给了人一种高大的感觉。放眼望去,一棵又一棵的松树顽强屹立在岩峰中,鼓励人们向上爬。那绿油油的针叶下,有松鼠爱吃的美味。慢慢向上攀登,一地奇怪的石头出现在我面前,她们很像现代的手机,许多小朋友都很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导游十分负责地向我们介绍。

  越向上攀登,黄山的景色越给人惊奇,让人佩服、惊叹。那迷人的外表下,引得无数游客来攀登。这座大山,真是一座神奇的山。

  我们沿着一线天向上爬,我们撑着、顶着,锲而不舍继续向上爬。黄山的脸真是说变就变,一团薄雾包围了我们,如一层轻纱,将我们轻轻盖上,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故意要增加我们的难度。在雾中眺望远方,朦胧中隐约看见一片绿色、黄色交杂在一起。我们征服了一线天,从一线天望下去,我们都笑了。这笑容是灿烂的,明媚的,开心的。在薄雾下笑容依旧那么美好,那么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天放晴了,我们继续向上爬。“快,快,快!我们马上就到了!”我兴奋地喊着,第一个登上莲花峰,天空也十分奇妙云朵一下遮住了太阳,一下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的脚下也是云,我们像腾云驾雾的神仙,在黄山之巅为所欲为。

  黄山,是那么的具有感染力,感染了所有游览过的人。人类被它震住了,彻彻底底地震住了,我爱黄山!

  黄山的松树在岩缝中顽强生长,一阵轻风徐徐吹过,一团轻雾围住了新的游客,怪石把游客震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震撼与欣慰。

  篇三:黄山游记(六年级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一起游黄山。

  在去黄山的路上远远便看见了黄山,由远到近,黄山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到了山脚下,黄山变得像巨人一样巍峨,我好像它脚下的一只蚂蚁。抬头仰望,只见黄山的峰顶像一根巨大的银锥,狠狠地直插云霄,好像把天都刺破了,好比几十层高的摩天大厦。黄山下人流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奔来,肩并着肩,热气冲天。

  冲出人流,终于走上了前往高处的石阶,我们逐渐进入了山间。只见黄山树木环抱,茫茫的绿色在我眼前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美。松树千姿百态,有的像一名飘飘悠悠的仙女;有的像一朵美丽的云朵;有的像一颗闪着绿光的星星。

  怪石也是一大奇观,各种各样的石头栩栩如生,有正义勇敢的“悟空石”;有善良慈悲的“唐僧石”;有惟妙惟肖的“金鸡叫天都石”;还有美丽壮观的“仙桃石”

  走到山顶,迎面吹来一股清凉的风,正值酷暑,而山顶却有丝丝凉意,眺望远方,只见飘着许多白云,虽不是云海,但依然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抬头仰望蓝天,那火红的太阳似乎就在我的头顶,好像一伸手,就能抓到似的。

  太阳落山了,我们迎着夕阳的余辉,踏上了回家的路。

  篇四:走进黄山(六年级作文)

  上缆车的队伍排得如条长龙,尽管有些人唉声叹气,但大家还是为黄山的名气而心悦诚服地等待。旁边,有两个外国人正在津津乐道着。等了几个小时后,终于上了缆车。

  这一天,雾很大。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唯有近处的山还若隐若现。突然,窗外出现了一片雾凇。一棵棵油绿的松上披上了雪花,叶子都变白了。枝干上一串白,一串绿,像是艺术家为此染色。雾凇互相辉映,白中带绿,还伸出枝干,像是在欢迎游客。

  下了缆车,走近一棵松树。它的质感如同麦穗,叶子一串串,非常浓密;它的枝干镶银点翠,白色如同银,绿色如翡翠。风一吹,树枝摇曳,别有一番雪花飘飘的感觉。

  爬到山顶时雾已有些散去。遥远,才晓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一块块奇石,有的如同蟠桃,圆而硕大;有的如同猴子,望着太阳

  奇石旁,有夺人眼球的鲜红,有数不清的墨绿,有的被银装素裹像是为奇石而建造的舞台。

  山很陡峭,但色彩缤纷,如同画盘。

  山上的雾凇在微薄的阳光下熠熠闪光,白中又掺了点。

  走着走着,到了光明顶。顶上矗立着一块石头,其他除了栏杆外,什么也没有,真是“光”啊;旁边并无什么遮挡,真称得上是“明”。站在栏杆前,向下俯瞰,几乎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只能看见近处的悬崖上有几棵松树伸出枝条。

  从光明顶一路下来,路旁的水早已结成了冰,在阳光的照耀下仍然坚硬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大致的绕了一圈,尽管腰酸背痛,但我觉得不虚此行。

  篇五:黄山之旅(六年级作文)

  早就听说过黄山的鼎鼎大名,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光了。这个寒假,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游黄山。

  那天天气特别晴朗,来黄山旅游的人很多。我们为了防止被山上的冷风吹感冒,身上都穿着很厚的衣服。站在入口望去,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过了好几个小时,我们才坐上大巴,开上曲折蜿蜒的山路。

  接下来,我们将乘坐索道上山。虽然比之前人要少一点,但我还是被挤得满头大汗,直到像剥洋葱一样,把身上的“皮”一层一层扒下来,我才稍稍舒服了点。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我看到了索道,这个稀奇的玩意让我两眼放光,仔细打量一番,发现它是一个空心的立方体,有窗,有门。

  咦!这不是缆车吗?真让我长见识了。从索道上望去,黄山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我见过绿色的山,白色的山,就是没见过这种,灰中有绿,绿中带灰。真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啊!

  十多分钟后,我们才真正上了山。下了索道,我们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个景点:始信峰。一路上,那些奇石异树以及连绵不断的山峦吸引着我们时不时驻足观看,拍照留念。站在人工阶梯上放眼望去,只见山峰之外还有更多山峰,云里雾里的样子充满了诗情画意。登上始信峰,爬上最高处的那颗大石头向下望去。呵!好深的峡谷,清澈的山泉水在谷间流淌,在黄山秀丽的风景上又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接着,我们又直奔黄山三大高峰之一的光明顶。经过了很长一段的崎岖山路,我们终于到了光明顶。可已经来过一次的爸爸却极力反驳说不是,我和妈妈给他看了路牌,误会才得以解除。原来爸爸上次来的时候是下雨天,雾太大,能见度只有30米,他没看见光明顶上标志性的圆球,所以才产生误会了。

  开放的景区中最高的就是光明顶了,以至于往下看的时候都会胆战心惊。随后我们开始往下走,一路上,我一直陶醉在山光水色中,结果和爸爸妈妈走散了。只好坐在路边的石墩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来往的人群,就在我将要绝望之际,妈妈的呼喊声终于传来。真是有惊无险啊!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山洞,我们刚走下去,感觉一股“妖风”迎面而来。原来这里是电影《捉妖记》的拍摄地啊!怪不得这么大的“妖风”呢。出了洞口,一束光喷洒下来,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对面直入云霄的“百步云梯”。看着这么高的台阶,我的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想要寻找另外的出路,结果被爸爸一把抓回来,他告诉我这就是我们下山的必经之路,我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登上“百步云梯”。“百步云梯”上,抬眼望去,人头攒动,下山的游客已经把整个云梯堵塞的水泄不通,我只有忍者十二分的耐心跟着缓缓的人群“龟步”前行,短短的几百米距离,我们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穿过云梯,可前往“迎客松”的路又拥挤了起来。我就纳闷了,一颗树有什么好看的,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看呢?原来啊!“迎客松”是黄山最为著名的景点,来黄山不看它,就相当于白来。

  从“迎客松”下来时,晚霞已呈现在天边,一弯新月正慢慢升上天空。下山路上,除了捡垃圾的环卫工人,躺在石头上休息的工作人员,或是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一个新面貌跃入我的眼帘,爸爸说那叫滑竿,长得像轿子一样,由两个人抬着,可拉风了。我也想坐,可是价钱太贵了。于是我只好拖着酸痛的双腿继续走下去。

  一天下来,我早已四肢乏力,可我却见识到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有,我们应该好好感谢那些工作人员,没有他们,黄山也不会这么美。

  感谢阅读《围绕黄山的六年级作文》,欢迎持续关注作文网,小编将为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baozhe800.com/xiaoxuezuowen/83708.html